產后72小時,月嫂對于新手媽媽究竟有多重要?
-
去年疫情發生時,很多寶媽生完寶寶后,之前預約的月嫂無法去醫院護理,等到寶媽出院月嫂到家后,發現產婦不是已經乳頭皸裂,一喂奶就疼得嗷嗷直叫,或由于沒有及時正確的哺乳指導,早早地添加了配方奶,等月嫂來了又開始幫助其追奶。很多寶媽都會意識到:沒想到幾天月嫂沒來會這樣!對于大部分產婦來說,產后72小時都還會是在住院階段,那么這段時間有多重要呢?
了解過科學母乳喂養的都知道,從孕十六周的時候開始,我們的乳腺腺泡就已經發育成熟了,二十六周的時候初乳就生成完畢了。可是這個時候乳腺細胞旁路開放,既能產生乳汁在腺泡里又能回到腺泡外面的毛細血管中,所以初乳少但是免疫活性成分很高。
產后早期是母乳喂養順利建立的關鍵窗口,這個階段,支持措施得力、有效,會對成功母乳喂養意義重大。
很多客戶都有一種想法,醫院期間有醫生護士可以求助,如果不行的話,還有護工可以叫,價格也不貴。殊不知,這種想法其實非常錯誤。
醫生和護士只負責與醫療相關的問題,護工做的是最基礎的生活照料,最最關鍵的環節,也就是母乳喂養支持,是醫院最不Care的,只要沒有大出血,新生兒沒有異常,就都不是事。但如果有月嫂在,情況就會很不同了。
很多人會誤解,月嫂在醫院期間很輕松,好像沒什么事可以干。其實,恰恰相反,如果這個月嫂足夠專業的話,醫院期間恰恰是她護理最辛苦也最重要的時刻。
就母乳喂養來看,媽媽在寶寶生后一個小時之內會自主泌乳,完成從第一次的泌乳過程獲得珍貴的初乳去激活他的免疫系統。而從出生即刻到2小時內,寶寶已經會主動尋乳。所以,娩出即刻就應該親膚接觸、支持自主尋乳、完成第一次喂養。
接下來的24小時內,每兩個小時,月嫂就要協助指導母乳喂養,好的月嫂會仔細觀察寶寶的含接是否正確,是否正確吸吮了,是否有吞咽聲。正確的含接是可以避免媽媽出現乳頭皸裂的。寶寶吸吮的時候,媽媽的腦垂體前葉會產生泌乳素,讓乳腺腺泡的泌乳細胞活化分泌更多的乳汁。腦垂體后葉,會產生催產素,作用在子宮讓子宮收縮復舊,同時催產素還有另外一個作用。
它作用在乳腺腺泡外面的肌上皮細胞一次又一次的擠壓,把這個肌上皮細胞上面的乳腺細胞旁路全部給擠上。同時由內而外的擠壓出奶陣,讓寶寶獲得乳汁。這個就是奶下來這個過程中間發生的生理變化。為了讓它發生這樣的變化,我們一定要給寶寶足夠多的機會時間去下訂單,也就是有效的含接,有效的吸吮。
為什么這么說要足夠多呢?
媽媽們在分娩過程中間的宮縮痛,是一陣一陣的。因為催產素,它并不是時刻在峰值,它會釋放一陣到峰值降下來,再釋放一陣到峰值降下來。這種變化的特點在產后依然存在寶寶在媽媽懷里不斷吸吮,媽媽會覺得肚子有一點點痛,子宮在收縮,這就是寶寶的有效吸吮。會讓媽媽的催產素沖到了頂點,再會慢慢再向下來再沖到頂點。泌乳素也會發生這樣的變化,但是一定要一天八到十次,甚至十到十二次,如果寶寶吸吮能力弱,含接不上,就需要月嫂的耐心協助。只有這樣頻繁地刺激,媽媽的乳汁才能更快更好的合成。
如果沒有這樣的刺激和有效吸吮,48到72小時,產后媽媽還會遭遇另一場危機:生理性乳漲。有些媽媽此時會漲得像石頭一樣,疼得痛不欲生,四處求救催乳師。一般而言,只有少數醫院的哺乳護士可以提供幫助,但大多數醫院是沒有這樣配置的,如果遇到那種無知者無畏的護工嚷著要你快揉,進行所謂的開奶,那就徹底完了,你的乳房會慘遭毒手,至少半個月甚至一個月處于水腫狀態而無法復原。甚至很多媽媽覺得我就是沒有奶,而最終放棄了母乳喂養。
還有一點也需要特別提醒,寶寶出生后,如果稍有異常,醫生往往會讓寶寶進觀察室,這時候,需要月嫂模擬寶寶對媽媽進行刺激并輔以手排,以收集珍貴的初乳。等寶寶從觀察室出來后,可能還會出現乳頭混淆情況,也需要月嫂進行干預。如果沒有月嫂在一旁的耐心支持的話,產婦盲目使用吸奶器,也可能導致乳頭乳暈的水腫,也會對接下來的母乳喂養造成極大的困擾。
- 返回首頁 打印 返回上頁 下一篇